黄东江
个人开公交线路在北京尚无先例,而北京一家建材公司的经理,40多岁的吴奇芳就想开这个先河。 吴奇芳说,“我对北京公交进行了很长时间的考察。很多车车况不好,而且道路非常拥挤,有的地方要等很长时间才能坐上车。这和北京国际化大都市的形象不相称。”吴奇芳同时考察了上海和福州的公交状况,她认为上海和福州的公交状况相对北京要好一些,而且经济状况也较北京要好,原因就是引入了社会资金和市场竞争机制。 吴奇芳希望能和北京市公交总公司合作开一条空调公交线:“我出钱买车开线,他们负责提供司售人员,这条线路由我经营,我可以向他们上缴利润。”她说:“让社会资金注入,这对改善公交的状况有好处。而且会让现有的公交人员产生竞争意识,提高服务质量。” 北京市公交总公司负责人说,在吴奇芳之前也有人曾经打算办公交,但最后都知难而退,因为公交事业的公益性大于收益性。目前,社会资金进入公交系统还需要有关部门的批准。吴奇芳说,“我会等下去。迟早会有合作的一天,社会参与办公交是必然的趋势。”